本科高校基层组织如何创新育人机制培养创新人才
——以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创新教育为例
西安财经学院 王军生
当前,国家把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全方位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要为培育和催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因此,
如何改革基层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创新育人机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摆在高校各级组织面前的首要问题。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根据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地方本科高校的特点,改革学院基层学术组织,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推进科教协同产学融合,构建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教育体系,并取得良好效果。
一、改革基层学术组织,重构基层组织体系。
1. 传统基层学术组织模式不利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功能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元,是大学运行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大学产学研融合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最基层单位和最主要力量。然而,我国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模式主要沿袭前苏联“校(院)-系-专业教研室”三级学术组织结构。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校学术组织结构也在缓慢的演进着,但基层学术组织仍主要沿袭传统模式。传统基层学术组织模式行政权力对基层学术组织的干预太大,造成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功能定位单调、科层管理固化、资源配置低效,制约了产学研的融合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2. 理顺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重构基层组织体系。
针对主要按传统模式运作的教学系(或教研室)与高校职能多元化趋势不相适应的现状,迫切要求基层学术组织找准功能定位,并按照新的功能定位重构组织体系。根据高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职能有机统一的现实需要,将传统上以承担专业教学任务为主的教学系(或教研室)与承担研究职能的科研基地结合起来,以学科为统领,整合教学科研职能,形成以学科为龙头,教学、科研双轮驱动的基层学术组织(称为学科组织,简称学部)形式。在新的“校—院—学部”模式下,顶层是学校,中层为学院,基层为学部,学院成为一个以行使行政权力为主、学术协调为辅的机构。从行政管理角度讲,校院两级,将管理重心从学校层面转移到学院,充分调动学院办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院自我策划、运作、执行的能力,激发学院的活力。在学院与学部之间,降低学术管理重心,将原先系层面操作的行政工作上收到学院层面。基层组织作为一个学术组织,不再承担行政管理工作,以学术管理取代行政管理,形成一个三级组织二级管理的架构。党政管理校院二级,学术管理重心在学部。在基层学术组织层面,减小行政权力对基层学术组织的干预,在明确界定的基础上将学术权力下放至各基层学术组织,总的方向是使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权力最小化,而学术权力最大化,这样可以积极调动教学科研人员的学术积极性,摆脱行政命令对学术工作的阻碍。可见,基层学术组织改革通过合理定位学校—学院—学部之间的权力地位,推动学术权力重心下移,真正达到教授治学的目的,实现学术事务学者管,有利于发挥行政部门和学术管理部门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信息优势,从而推动产学研的融合发展。
3. 推动学术权力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
在新的“学校—学院—学部”组织结构中,通过基层学术组织整合学科资源,凝练学科研究方向,使学部成为集人、财、物于一体的实体性组织。学校、学院根据学科水平、规模和需要,为学部配备相应的办学资源。学部根据学校-学院两级管理制度的规定,对人、财、物的配置具有自主权。这样可以打破原有按专业教学系(或教研室)设置的壁垒,实现学科资源共享,有效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而打破传统的学科专业壁垒,结束各学科专业之间各自为政的状态,有利于加强基层学术组织内部科研人员的流动性,增强基层学术组织的科研创新能力,发挥基层学术组织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职能,更适合于知识创新和科教协同,也有利于产学研融合发展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深入推进产学融合,强化实践育人机制。
积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 推进学校教育事业新发展,本着“优势互补 协同创新 合作共赢 共同发展”的原则,拓宽“产学研”合作空间,实现资源优化组合,加强优势集成与互补,与行业、企业建立协同创新发展关系,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教育培训、产品开发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达到协同创新合作发展的多赢局面。
1.建立30个校外协同创新育人实践基地。
经济学院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省融资租赁联盟、招商银行西安分行、华鑫证券西安分公司、陕汽集团、西安国际港务区外贸企业、西安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及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办学,建立校外创新教育实践基地,促进产学融合、协同创新。
2.合作方式及内容。
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2+1+1”订单式培养,满足行业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2+1+1”模式要求前两年学生完成专业基础教育、第三学年完成专业教育,第四学年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进行实践教育,由校企双方共同设计课程模块,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承担一些实务性课程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创新平台和就业渠道。本着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原则,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开设各种基地班,通过双方共同努力,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能够胜任企业相关岗位实际工作的创新人才。为保证合作培养的人才质量,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投入一定的办学资源,推荐企业的技术骨干承担合作班级的部分教学任务,为教学班的优秀学生提供奖励基金。
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企业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并由学校进行授牌。双方从符合教学规律、切合企业实际的角度,制订学生实习教学计划,以保证实习期间学习任务的顺利完成。企业每年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实习就业岗位,积极为基地班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氛围和条件。
开展教学及科研合作。校企双方共同开发相关课程;企业可以参与学校教学改革、教材编写等工作。学校聘请企业相关专业的高层业务人员为兼职教师,做系列实务的讲座,并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企业为学校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供力所能及的实践便利,提升教师融资租赁等方面的教学及实践能力。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对融资租赁联盟的企业员工及相关行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
促进协同创新发展的其他活动。企业将西安财经学院列为开展创新人才联合培养的高校,及招收新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科研合作的首选高校。
3.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流程。
经济学院本着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和行业培养既有良好职业素质又有很强的操作技能的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根据校企前期合作基础及与企业签订的《协同创新合作框架协议》,经双方友好协商,利用各自优势联合培养应用创新人才,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标准。根据行业及企业发展需要和用工计划,在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设置相关基地班,同时在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实务操作能力和营销能力,熟悉相关的行业知识,掌握市场运作机制及业务流程,能够胜任企业相关岗位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组织形式及流程。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双方协商确定联合办学的班级和人数,教学所达到的具体要求和质量,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技能要求和职业资格准入相关条件制定教学实施计划。每年3月和7月,经企业考核选拔确定的经济学院学生到联盟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暑期社会实践,通过实习实践增强对行业的认知和对公司业务流程的了解,其中有意愿留企业就业的学生,经实习企业考核合格者,与企业签订正式就业协议。
三、科教协同发挥智库作用,开展“科研育人”新探索。
1.利用“实践教学活动周”开展科研活动。
经济学院利用每一学年实践教学活动周的契机,向本科生开放科研基地和科研项目,以社会调查为牵引,以4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和2个校级研究基地为平台设计调研选题,由基地研究人员作为指导老师,本科生成立项目小组,围绕选题积极开展社会调查和科研活动,科教协同,使学生有机会接触科学研究、学会搜集数据,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社会调查能力和创新意识。
2.切实推进科教协同发展。
大力推进并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实现教学、科研无缝对接;打破各学科间壁垒,加强学科间交叉融合,通过科教协同,使科研成果进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质。近三年来,公开发表论文24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8篇,核心期刊138篇,承担科研项目19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24项,社会调查项目62项;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校级项目21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7篇。
3.通过智库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经济学院的科研基地整合学科资源,组建学科团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研发服务和决策咨询,在开展智库服务过程中,吸收大量本科生进项目,参与调研分析活动,推动了智库建设上台阶。如胡建教授的《关于陕西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的建议》得到了梁桂副省长的重要批示;李爱鸽带领的财政与税收学部团队,完成的“营改增”后续影响项目成果得到省委书记的重视并批示;王军生教授带领的陕西省信用中心团队,承担政府政策研究,为陕西省信用体系建设发挥智库作用,这些智库项目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学生科研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西安财经学院经济学院在创新教育方面成果显著:经济学院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竞赛和各级创新创业类竞赛,在2016年经济学院分别有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准立项;在全国“创新、创意、创业”电子商务大赛中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17项;在“挑战杯“科技大赛中获省级以上奖项9项;在2016年第一届全国“互联网+”创新大赛获省级以上奖项3项。